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

我都處理好

 


鬧鐘在清晨05:15響起,我立刻起身,
以最快的速度盥洗完畢,
隨即衝向飯店櫃檯,
確認是否已為客人打包餐食,並仔細檢查內容是否重複。

等待客人下樓的同時,
我詢問:「導遊有沒有告知車號和預計抵達時間?」
只見一張寫滿了不確定性的青澀臉龐搖了搖頭,
並將導遊的對話訊息遞給我看。
我心裡不禁一沉,
暗想:
我就知道會出事!
那種「還要我不要找事,頭髮都白了幹嘛還要出來帶團」的輕蔑,此刻特別刺耳。

我立刻撥電話給導遊,語氣難掩急切:
「車呢?」
 導遊反問:「你們在哪裡?」
我簡潔地答:「在前台。」

那時候,我如果再多說一個字,
積壓已久的怒火恐怕會像火山爆發一樣,
瞬間一發不可收拾。
我強忍著情緒,盡力保持冷靜,語氣平板地問:「請問車號?」
導遊只丟下一句:「我請他上來。」

趁著這短暫的空檔,
我趕緊交代這位年輕的客人:
「你剛才看到那位導遊叔叔了嗎?未來有問題就找他。
我已經把所有事情都交代好了。
記住,到了登機門,順利抵達台灣後,
最重要的是回到家,務必發訊息告訴我一切平安。」

下午,我收到了他的訊息:「感謝,一切平安。」
看著這段文字,我也為這位年輕人感到欣慰,同時默默祝福他未來平安順利,學業進步。


與導遊意見不合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,
提前解約的客人返回台灣的日子也到了。
前一晚,導遊還故作輕鬆地向我拍胸脯保證:
「姊,請放心,我都處理好了。妳明天安心睡覺,車子安排好了,
放心,沒有問題,我全部都搞定了。」

然而,他越是這麼說,我眼前就越是出現一個深不見底的巨大黑洞。
我當下直覺:「不行!我必須親自到前台確認,我要親眼看著客人安全上車。」

導遊口中的「安排好」終究掌握在他的手上,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而我的「安排」則必須是:需要明確告知車號,以及來飯店接客人的精確時間。




請閱讀

解約
踩踏事件
尊重
找公司
技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誰說老了就不能燦爛

  疫情之前,我對那些所謂的「大媽」其實充滿偏見與反感。 她們總是高聲喧嘩、穿著浮誇,行為讓人難以認同。 但疫情之後,我徹底改觀了。 她們是我見過最能快速融入當地生活與文化的一群人。 沒有包袱、不怕眼光,更不在乎自己的身材。 不論在哪裡,總能看到她們穿上當地的傳統服裝,神采飛揚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