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那一年,
台灣剛經歷了撼動天地的 921 大地震。
全島上下仍籠罩在一片不安之中,人心惶惶,
連帶著出國旅遊的人數也驟降到個位數。
對那些長年征戰沙場的資深領隊而言,
這樣「不上不下」的迷你團,心情上自然不是滋味。
然而,主管們卻轉念一想:
這些人數恰好,
足以讓像我們這樣沒有實戰經驗的「小新兵」們,
得以磨練膽識、累積經驗。
那時,我是公司印尼線的內勤人員,
被賦予了帶領這不到十人的「實驗團」出門的任務。
正所謂「朝中有人好辦事」,
頂著公司賦予的「光環」,
我帶著這群忐忑不安的團員們踏上了前往峇里島的旅程。
當然,外站配合的導遊,
也是當地旅行社的第一把交椅,這多少給了我一點安心。
台灣 921 的餘波,讓這群身在異鄉的團員們心情依然緊繃。
為了緩和氣氛,
導遊特別推薦我們晚上可以去當地一家 PUB 聽歌放鬆。
這 9 位團員也都欣然同意參加,
導遊便幫我們叫來一輛剛好能容納我們 10 人的休旅車,
他自己則騎著摩托車與我們會合。
司機一看到我們的車,臉色便有些不同,
因為車上 85% 都是年輕女生,而且許多都素顏朝天,
顯得十分清秀。更巧的是,這些女孩中,有四、五位都來自花蓮。
上車後,司機的頭就不停地往後轉,目光聚焦在這些女孩身上。
儘管語言不通,但透過我這個翻譯,我發現司機對花蓮異常嚮往,
嘴裡不住地讚嘆。
我則一再地提醒他:
「請看前方!」「拜託不要再聊天了!」「請專心開車!」
就在我最後一次催促他時,
我的眼睛往前方望去,一股莫名的危機感油然而生——怎麼有一台摩托車,
正以沒有減速的態勢,朝著我們直衝而來!
我來不及多想,急忙對司機大喊:「前面!」
話音剛落,
只聽見震耳欲聾的「砰!」的一聲巨響,
整個車身猛烈一晃,一股衝擊力道讓我瞬間失去重心。
緊接著,我眼睜睜看著一個身影,如同被拋出的布娃娃般,
直直地撞上我的擋風玻璃,然後朝著我的方向重重倒下。
我又聽到「砰!砰!砰!」連續幾聲刺耳的巨響,
彷彿有什麼東西在車底被瘋狂拖曳、撞擊,
金屬扭曲的聲音讓我頭皮發麻。
隨後,是那幾乎能灼傷耳膜的 刺耳緊急煞車聲,
車輪與柏油路面劇烈摩擦,發出令人牙酸的尖嘯,
車子猛地向前衝了一小段才嘎然而止。
當煞車聲落下,周圍瞬間陷入一片死寂,
接著,是從四面八方傳來的竊竊私語與驚呼。 我幾乎是憑著本能,}
手抖著拉開車門,一把將身旁嚇傻、臉色慘白的團員拽下車。
腦海裡只剩下一個念頭:快!快!快!
我衝到其他車門前,邊拉邊嘶聲力竭地對著所有人大吼:「快!快!快!快!快!
先下車!下車!快!快!快!
動作快!東西不要拿!
先下車!下車!快!快!快!
動作快!東西不要拿!
先下車!下車!快!快!快!」
我的聲音因為極度恐慌而有些變形,但我必須讓他們立刻行動。
團員們被我突如其來的嘶吼震懾,紛紛踉蹌著下車。
待她們站穩後,有人臉色發白地問我:「為什麼要下車?」
我幾乎是脫口而出,語氣冰冷地回答:「我擔心車子會爆炸。」
此時,我們的車子四周已是密密麻麻的人群,
當地居民像是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,
將我們團團包圍,好奇的目光,像是探照燈般直射而來。
我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,回過神時,
眼前景象讓我倒抽一口涼氣:
那輛摩托車已整台扭曲變形,
像是被揉爛的廢鐵,深深地卡進了我們的車底。
而那位摩托車騎士,
就這樣靜靜地、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,
周圍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刺鼻的汽油味。
恐懼再次襲來,我顧不得其他,又開始歇斯底里地大吼:
「叫救護車!快!叫救護車!」
然而,周圍的居民都只是靜靜地看著我,
眼神中充滿了不解與茫然。我環顧四周,
沒有看到任何動身前往幫忙的人,
心頭一沉,絕望地意識到:
沒人聽得懂!當時的峇里島民風純樸,會說英文的人真的很少。
滿地的機油,反射著微弱的光線,
觸目驚心。我強忍著內心的顫抖,
迅速將團員們往後拉,遠離這個令人不安的事故現場。
就在這兵荒馬亂、極度混亂之際,我的電話響了。
只聽到導遊在電話那頭,
語氣異常冷靜地說:「等一下會有一台新的車來接你,我們見面再聊。」
那一刻,我才真正體會到,
什麼是危機處理,什麼又是身為一個領隊,
必須獨自面對的殘酷現實。
這場 921 大地震下的峇里島驚魂,
成了我職涯中最深刻、也最難忘的一堂震撼教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