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電視上曾聽到一句話,
至今仍記憶猶新:「別人尊重的是你的抬頭,而不是尊重你這個人。」
那時年少輕狂,對這句話並無太多感觸,
直到多年後,親身經歷了職場的變遷,才赫然驚覺這句話的重量與殘酷。
早期在旅行社擔任內勤人員時,
主管定期會派我們出國觀察海外分公司的作業流程。
舉凡導遊帶團是否順暢、行程安排是否妥當、餐廳菜色有無改進空間
遊覽車狀況,乃至於飯店與當地旅行社的配合度,都是我們觀察的重點。
記得初次前往峇里島,
當地的旅行社在台灣分公司的作業人員,
見到我們這些「總公司」派出的內勤人員,
總是自動自發地派出最優質的導遊來接待。
有時候,甚至連峇里島當地的經理或老闆都會親自現身機場,
噓寒問暖,彷彿我們是尊貴的客人。
年輕的我,當時懵懂無知,
只道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「正常」待遇。
然而,當我的旅行社因為某些因素倒閉,
我的內勤生涯也隨之畫下句點。
從此,我不再是那個坐在辦公室裡,
握有公司資源的「總公司代表」,
而是真正踏上第一線,成為一名獨立帶團的領隊。
此時我才明白,過往那些被禮遇的景象,
都只是職場的「童話故事」,真正的帶團人生,此刻才正式開始。
有一次,我以專業領隊的身分在機場帶團,
碰到了曾經在辦公室時期與我熟識的一位當地旅行社老闆娘。
她是因為愛情遠嫁峇里島,後來自己出來創業開了旅行社。
猶記得當年,她對我親切得像極了一家人。
然而,當我的身分從「總公司內勤」轉換為「某家領隊」時,
在機場見到她,她竟然完全無視於我的存在。
那時的我,依舊單純地以為她沒有看到我,
於是主動上前向她打招呼。
沒想到,當我開口後,
才從她的冷淡反應中驚覺:
原來,此刻的我,只是一個小小的領隊。
曾經的親熱,
不過是因為我背後所代表的「抬頭」;當「抬頭」不再,
人情也隨之冷卻。
人在人情在,人走茶涼。
這八個字,在職場的現實中,被詮釋得淋漓盡致。
那些曾經的熱絡,往往不是針對你這個人,
而是對你所處的職位、你所擁有的資源所展現的敬意。
當你離開了那個位置,卸下了那層光環,才會真正看清,
誰是真心相待,誰又只是錦上添花。這便是職場最真實,
也最令人感慨的寫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